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視頻制作 趙衛華 李忠明 何沛蓯
“為了更好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斷的提高自己,為了表達我對黨、對人民的無限熱愛與忠誠,我要將自己貢獻給人民,我堅決地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所以我要爭取入黨。”
——摘自陳文新1950年《入黨志愿書》
她的父親,是毛澤東的同窗摯友陳昌
(陳昌)
她4歲時
父親同楊開慧一起慘遭反動派殺害
早早識得人間艱辛的陳文新
樣樣農活都干過
1948年
她考入武漢大學
靠勤工儉學維持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章壽衡老師(右四)帶領陳文新(左三)前往國立第十一中學求學
1951年七一前夕
她在北京華北農科所實習
受邀到毛主席家做客
毛主席為她寫下了“努力學習”四個字
她暗下決心牢記毛主席的教導
1951年,毛澤東給陳文新的來信
1954年
正在北京留蘇研究生預備班學習的陳文新
再次被邀請到毛主席家做客
這一次見面長達六小時
他們聊了很久
毛主席給陳文新上了根瘤菌的第一課
毛澤東跟陳文新合影
這次談話后不久
陳文新便前往蘇聯
進入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學習土壤微生物學
她成為了土壤微生物學家費德羅夫博士的第一名中國研究生
1954年,陳文新在蘇聯季米里亞捷夫農學院與導師費德洛夫(左三)及其他研究生在一起
1959年
陳文新學成回國后
進入北京農業大學從事教學和農業科研工作
1973年
被政治運動阻斷的科研工作重啟后
她選擇了既艱辛耗時又偏僻生冷的研究——根瘤菌
從此
陳文新帶領100多人
開始進行豆科植物根瘤情況的調查和采集工作
30多年來
她的科研團隊跑遍32個省
700個縣市
采集植物根瘤標本一萬多份
1984年,在海南省五指山采集根瘤菌
他們把標本分離、純化并回接原寄主結瘤確認后
入庫保藏根瘤菌12000株
他們通過對7000株菌的100多項表型性狀分析
發現了一批珍貴根瘤菌種質資源
陳文新帶領團隊建立了國際上最大的根瘤菌資源庫和數據庫
菌株數量和所屬寄主植物種類居世界首位
她還率先在我國建立具世界先進水平的細菌分子分類實驗室
1988年
陳文新發現了一個新屬——“中華根瘤菌”
這是第一個由中國學者發現并命名的根瘤菌屬
陳文新率領課題組
又發表了另一個新屬——“中慢生根瘤菌”和15個新種
她創立的“中國農大根瘤菌研究中心”
成為我國現代根瘤菌分類學的開拓者
引領我國的根瘤菌分類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她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文新
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圖片由中國農業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