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視頻制作 李忠明 趙衛華 何沛蓯 齊偉 馬江偉
現在正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時候。我愿以有生之年,立志做一名獻身四化、獻身共產主義偉大理想的戰士而奮斗終身。(摘自鄒元爔1980年3月《入黨志愿書》)
鄒元爔入黨志愿書手填頁
從青年時代起
他就立志報效祖國
振興中華
1942年
27歲的他取得公派留學機會
次年入美國匹茲堡卡內基理工學院讀研究生
1947年2月
他獲得冶金學科科學博士學位
是該校該屆唯一獲博士學位者
畢業慶典上位居行列之首
深受師長稱譽
一畢業
他就懷著建設祖國的迫切心情
從美國回到祖國
他就是冶金學家
半導體材料專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鄒元爔
新中國成立后
鄒元爔應邀到中國科學院工學實驗館
任研究員和室主任
從此
他以滿腔熱情投身到發展祖國化學冶金
和半導體材料的事業中
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五十年代初
他與合作對象一起對包頭含氟稀土鐵礦高爐冶煉中
氟的行為和冶煉過程進行研究
解決了含氟鐵礦高爐冶煉問題
并取得高爐設計所需數據
使包鋼得以投入全面建設
鄒元爔在指導學生
1957年
他又承擔攀枝花鐵礦冶煉試驗任務
在國際上首先采用釩、鈦鐵礦高爐冶煉新工藝
實現風口噴吹新技術
同時
他還進行大量的綜合利用研究
完成包鋼高爐渣中提取硅稀土合金
六十年代后
他致力于半導體材料
和有關高純金屬及其物理化學研究
在他的領導下
研制出高純金屬鎵等
為國內高純金屬研究和生產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后
他繼續致力于砷化鎵材料質量的提高及缺陷的研究
運用物理化學觀點研究結構缺陷
提出砷化鎵結構缺陷模型的新理論
鄒元爔工作照
在幾十年科學研究生涯中
鄒元爔勤奮耕耘
寫下了170多篇學術論文
在研究工作中
他始終堅持自己查閱文獻
自己參加實驗和撰寫論文
一貫忌諱隨便掛名
論文中總是首先肯定前人的工作
借鑒他人數據時總要在論文中致謝
對學生在他指導下完成的論文
他從不把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
左三:鄒元爔
更重要的是
鄒元爔不僅是治學嚴謹、卓有成就的科學家
同時也是熱情奔放的詩人
他有很高的文學修養
身后留下的詩詞不下400余首
詩中處處流露出他熱愛祖國和熱愛生活的激情
他生平崇敬愛國詩人陸游
晚年以
“一片孤忠千里志,雄關要隘任驅馳”自勉
1980年3月
鄒元爔加入中國共產黨